近期,博將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將環保”)為國內某頭部化工企業量身打造的輸煤在線輻射監測系統正式投入運行。該系統通過高精度傳感器與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對煤炭運輸環節的實時輻射風險管控,標志著我國危化品物流安全監測技術邁入智能化、精準化新階段。
一,技術突破:全流程智能防控輻射風險
針對化工企業煤炭運輸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質混入隱患,博將環保系統采用三大核心技術構建防護體系:
高靈敏度多模態傳感器
搭載自主研發的NaI(Tl)閃爍體+塑料閃爍體雙探測器,可同步捕捉γ射線與中子輻射信號,能量響應范圍覆蓋10keV-10MeV,對低活度放射性物質(如鈾-238、釷-232)的檢測靈敏度達0.1Bq/kg,較傳統設備提升5倍。
動態核輻射算法引擎
基于深度學習的異常識別模型,通過分析輸送帶煤炭的輻射劑量率時空分布特征,可精準區分天然本底輻射與人工放射性污染,誤報率低于0.5%。系統同步集成智能定位模塊,能在3秒內鎖定污染源所在輸送帶段(精度±0.5米),為應急處置爭取黃金時間。
全鏈路預警響應機制
當監測到輻射劑量率超過預設閾值(默認50nSv/h,可調)時,系統立即觸發三級預警體系:
現場聲光報警:輸送帶旁警示燈閃爍并播放語音提示;
遠程推送通知:通過APP/短信向安全負責人發送警報信息;
自動停機聯動:與輸送帶控制系統對接,實現超標10秒內緊急停機。
二,管理升級:數據驅動決策優化
系統配套的輻射安全可視化平臺,將監測數據轉化為多維分析模型,為企業提供三大管理價值:
實時動態看板:以熱力圖形式展示輸送帶各區域輻射水平,支持歷史數據回溯與趨勢預測;
合規性報告自動生成:按《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要求,每日生成包含最大劑量率、累積劑量等關鍵指標的電子報告;
多級權限管理:支持集團-工廠-車間三級數據訪問權限配置,滿足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審核需求。
三,客戶評價:模塊化設計降本增效
該化工企業安全總監表示:“系統投運3個月以來,已成功攔截2起放射性物質混入事件,避免了潛在的環境污染與生產中斷。其模塊化架構設計尤為突出——傳感器單元支持熱插拔更換,運維人員無需專業培訓即可完成設備維護;預留的擴展接口可無縫接入后續建設的廠區輻射監測網絡,預計將降低整體建設成本30%。”
四,行業影響:賦能綠色低碳轉型
據生態環境部《2024年全國輻射環境監測報告》顯示,工業物料運輸環節已成為放射性污染防控的重點領域。博將環保此次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為化工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輻射安全方案,更通過降低煤炭運輸輻射風險,間接減少了因污染事件導致的碳排放(據測算,每次污染處置可減少碳排放約50噸)。
作為國內的輻射環境安全服務商,博將環保深耕核技術利用安全領域12年,擁有30余項技術,服務客戶覆蓋核電、化工、醫療等八大行業。此次輸煤監測系統的落地,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工業輻射監測細分市場的地位。未來,公司將持續投入研發資源,推動AIoT、量子傳感等前沿技術與輻射監測的深度融合,助力更多企業實現安全發展與綠色轉型的雙重目標。